•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郑州股票配资:配资平台开户-十年高点A股还能上车吗?邵宇建议普通投资者这样布局

摘要:   连日来,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600点、3700点关口,且一度破十年前高点,8月20日,市场主要指数持续走强,上证指数涨1.04%报3766...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连日来,上证指数连续突破3600点、3700点关口,且一度破十年前高点 ,8月20日,市场主要指数持续走强,上证指数涨1.04%报3766.21点 ,北证50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市场情绪持续高涨,“牛市”之声再起 。

  站在当前这个关键节点,A股下一步将何去何从?面对如此行情 ,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新京报贝壳财经围绕相关热点话题直播连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邵宇进行深度解读。

  邵宇指出,当前市场出现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而债券等资产表现承压的独特现象 ,股债“跷跷板 ”效应近日尤为明显,因此推荐投资者采用“杠铃策略”进行资产配置,其特征在于“进可攻退可守”。

  股市叙事呈现“科技牛 ”等多元特点

  新京报贝壳财经:怎么看待当前的A股市场?与10年前相比 ,此轮行情有何异同?

  邵宇:近期市场行情火热 ,成交量大幅提高,A股市值也创下新高,引发市场关于“牛市”的讨论 。与十年前2015—2016年行情相比 ,可以从基本面 、流动性和市场情绪三个驱动因素进行对比。

  2015—2016年行情主要是由政策刺激经济托底推动,宏观政策比较积极,除常规货币政策外 ,棚改政策、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释放大量流动性,场外资金通过伞形信托等渠道加杠杆入市,市场情绪高涨 ,叙事多以“大水牛”为主。

  此轮行情自去年“9·24政策 ”调整启动,货币政策比较积极,近期财政政策也作了一些突破;而流动性方面 ,此轮行情下没有通过场外,但两融余额创下新高,银行存款向权益市场搬家迹象明显 ,7月非银存款新增2.1万亿元 。

  本轮市场情绪由科技革新(如DeepSeek)、外部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地缘缓和等因素推动 ,近期军工及新质生产力相关预期也逐渐明晰,叙事呈现“科技牛”等多元特点。

  总体而言,两轮行情在基本面托举 、流动性充裕及情绪驱动上有相似之处 ,但政策力度、杠杆渠道和叙事逻辑存在差异,需细致甄别。

  新京报贝壳财经: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本轮行情的走势?

  邵宇:当前全球市场虽面临科技竞争、关税与地缘政治等多重不确定性,但从投资角度来看 ,到处都是机会 。比如,当前A股创十年新高,港股强劲反弹 ,美股 、黄金及比特币亦屡攀高位,显示资金正在“双头下注”,即一边配置黄金类避险资产 ,一边积极买入美股、比特币等高风险资产。

  从这个角度看股市,要说牛市的话,此前也到过5000、6000点 ,现在A股市值已超100万亿元 ,但个股数量的增多摊薄了市值含量。若160万亿居民储蓄持续入市,且外资加大配置,指数或仍有空间 ,但更关键的是市场结构是否真正实现从地产主导向科技制造引领的转型 。

  本轮行情起初由政策宽松推动,但随优质科技企业涌现和叙事转向“新质生产力 ”,市场开始分化 ,具备产业支撑的科技制造板块更具可持续性 。

  值得注意的是,A股仍以散户交易为主,易出现急涨急跌 、情绪驱动行情 ,如去年“9·24”后行情短期冲高又剧烈调整。

  因此,我觉得还是要回到基本面、流动性和科技叙事的良性循环。哪怕来得慢一点,来得持久一点 ,但大家获得感都很强 。

  新京报贝壳财经:在本轮行情中,中小盘股表现亮眼,其爆发是否可持续?

  邵宇:中小盘股(尤其是微盘)驱动资金中有很多量化资金或市场化资金 ,机构参与比重较低 ,它是保证市场活跃度跟吸引增量资金的重要渠道,这也是题材和热点迅速轮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A股投资者热衷于追逐前沿叙事,某种程度上反映出资金正积极寻找配置方向。这其中可能存在泡沫 ,尤其像人工智能可能是“我们此生最大的泡沫”,但泡沫是一个中性的词——它并不一定是坏事,它能够引导资源向特定领域聚集 。我觉得泡沫有良性跟恶性之分 ,科技泡沫多被视为“良性 ”,如同2000年互联网泡沫催生了今日的巨头;相比之下,郁金香、部分房地产泡沫则更具恶性色彩。

  目前行情还在一个进展的过程中 ,它很难被证伪,在当前托底有力 、情绪高涨的市场中,中小盘行情仍可能延续。

  预计科技 、医疗和军工板块将持续受到关注

  新京报贝壳财经:展望未来 ,A股和港股哪个市场更具潜力?

  邵宇:A股与港股市场并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它们的投资者结构、资金来源和风格都不太一样 。本轮行情中,A股自“9·24 ”政策预期升温率先启动 ,由托底政策和流动性驱动情绪。

  从港股市场来看 ,科技板块于去年开始上涨,医疗板块则今年跟进上涨,而且港股市场前几年估值较低 ,今年实现“逆袭”主要得益于全球资产再配置:部分原投资美国的基金回流新兴市场,同时“北水南下”及海外华人资金也进入港股中。

  就行情结构而言,A股主要依赖权重股稳定指数 ,同时中小盘股受情绪追捧、题材活跃,呈现分化格局;港股则更体现机构化特征,大型公司交易由基本面主导 ,行情随业绩逐步展开 。此外,港股更易受全球套息交易影响,若美联储降息导致资金涌入新兴市场 ,港股将更为受益。

  综上,两大市场虽共享中国基本面,但因资金和投资者结构差异 ,其行情节奏和结构性机会将呈现不同弹性 ,直接比较指数意义有限,需关注内部的结构分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看好哪些行业或者板块?

  邵宇:当前,大中华资产(A股 、港股等)的投资焦点正从传统的城市化与工业化 ,明确转向“新质生产力 ”(新智造、新消费、新生态)赛道 。具体来看,科技 、医疗和军工板块预计将持续受到关注 。

  如果我们认为这次的主要叙事逻辑是转型升级的话,从消费板块来看 ,港股消费表现强劲,而A股传统消费相对平淡。这背后可能反映了年轻消费群体更愿为情绪价值和身份认同买单的新趋势,新兴消费因此值得重点关注。

  当前市场最显著的特征是“双线布局” ,市场出现高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齐涨,而债券等资产表现承压的现象,股债“跷跷板”效应近日尤为明显 。这反映出在不同叙事逻辑下 ,各类资产都能找到坚定的拥趸。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普通投资者有哪些建议?

  邵宇:我们长期推荐“杠铃策略 ”进行资产配置,即风险资产跟避险资产同时重仓配置,其特征在于“进可攻退可守”。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当前两类资产均呈现涨势 ,反而形成了“双赢”局面 。这背后反映了市场对未来3-5年全球政治经济与供应链重造的预期。尽管宏观基本面并未全面向好,但资金涌入这些资产有其内在合理性。

  因此,可以继续增加对避险资产(特别是黄金)和前沿科技等风险资产的配置 。

  新京报贝壳财经:3700点是终点还是起点?

  邵宇:有什么样的投资人 ,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上市公司。如果3700点能够成为起点,这意味着投资人跟上市公司要做出改变 ,上市公司要提升科技含量、增强可持续性和核心竞争力;投资人要变得更有耐心、更加长期。就像导演跟观众一样,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任何一方的缺失或错配 ,就会使市场陷入“疯牛急跌 ”或“牛短熊长”的恶性循环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胡萌

(文章来源:新京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